下半年,区农业农村局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坚定信心抓好“三农”领域的重点改革,按照中央、省、市、区委一号文件要求,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,为海门打造“一示范四城市”提供有力支撑。
一、聚焦产量、产值、产业,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
一是推进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。发挥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成效,深入开展粮油单产提升行动,建设一批粮油周年高产竞赛示范方。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9.59万亩以上,产量25.84万吨以上。巩固省级“菜篮子”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2.1万亩,蔬菜播种面积59.22万亩次、总产量139万吨。持续加强涉海船舶“三非”行为专项整治力度,保障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,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5.4万亩。合理规划布局生猪产业,积极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补助资金,加大对畜禽养殖先进设备和模式的推广,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,确保全区能繁母猪保有量不少于9000头,规模猪场保有量不少于80个。二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。按照上级365体育投注-【官方授权牌照】@将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工作要求,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力争高标准农田占比超过90%;以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为契机,打造一批集中连片、旱涝保收、节水高效、稳产高产、生态友好、美丽宜耕的规模化良田,2025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.78万亩。
二、聚焦品质、品种、品牌,进一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
一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。持续加强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》贯彻落实,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,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。推进重点农产品产地溯源信息采集,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建设能力。二是提高种业发展水平。加大海门山羊、沙乌头猪和海门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,推进京海黄鸡新品种(配套系)攻关选育,培育1-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种苗中心。做大做强海蜜甜瓜品牌,力争育出1个具有推广前景的新品种。三是打造特色农业品牌。重点打造具有海门特色的海门大米、海门山羊、海门黄鸡、海门果蔬等品牌农业,推广使用“鲜活海门”“淘米记”区域品牌,申报省级及以上农业品牌2个以上。
三、聚焦资产、资源、人才,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效
一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。举办农业招商引资活动2次以上,签约农业项目不少于20个。新建农业农村重大项目33个以上,年内完成投资额不少于30亿元,力争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超100亿元。二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。推动海门特色农业资源和张謇等人文历史文化深度融合,做精乡村休闲旅游,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在乡村蓬勃发展,组织2个以上单位申报省级以上休闲农业基地,力争休闲农业综合收入7.5亿元以上。三是加快新农人培育。联合商务局研究制定《海门区农村电商新农人培育方案》,培育壮大全区农村电商人才队伍。举办各类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不少于25期,培训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业人员1800人以上。
四、聚焦生产、生活、生态,进一步加快和美乡村建设
一是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。围绕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、村创建要求,指导1镇7村高质量开展示范创建工作。督促区镇25个南通市乡村振兴先行村项目考核达标,顺利通过市级成果认定和项目验收。扎实推进常乐镇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、区镇连片建设,形成串珠成链,连点成面新模式。二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。对照和美乡村和片区建设绩效评价细则,督促各区镇逐条查找短板弱项,按照“缺什么补什么”的原则,及时做好整改提升。同时,持续推进“村庄清洁日”活动,提高“三棚”整治质效、加大旱厕整治力度,发挥党员干部、志愿者、网格员带头示范作用,不断带动村民共同参与,逐步实现村庄环境共治共享。三是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。督促常乐镇和正余镇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,抢工期抓进度,确保项目快速推进,同时做好竣工项目的工程审计和台账资料的归档,及时提炼总结综改试点的先进经验。
五、聚焦联农、富农、带农,进一步推进强村富民行动
一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。加强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的管理,督促区镇认真开展“三资”清查整治工作。积极运用“强村十法”,全方位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,力争全年村均经营性收入超过150万元,稳定性收入占比达60%。二是推行村账镇记模式。研究出台《海门区实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方案》,全面指导面上村账镇记工作,力争所有区镇年前全面推行村账镇记。三是强化农民增收举措。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,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。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38721元,增幅6%以上。